0755-27163020
發布人:管理員 發布時間:2025-08-04
超聲波模具的換模流程是超聲波焊接設備維護和操作中的關鍵環節,其規范性和效率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以下將從準備工作、拆卸舊模具、安裝新模具、調試測試以及注意事項五個方面,闡述超聲波模具的換模流程。
一、換模前的準備工作
1、設備停機與安全確認
換模前需關閉超聲波發生器電源,并按下急停按鈕,確保設備完全停止運行。同時,需佩戴防割手套和護目鏡,避免超聲波模具邊緣或金屬碎屑造成傷害。部分大型設備還需鎖定氣動或液壓系統,防止誤操作引發夾傷風險。
2、工具與耗材準備
需提前備齊專用扳手(如扭力扳手)、水平儀、千分尺、清潔布、酒精或丙酮等清潔劑。對于高精度模具,還需準備校準塊或標準樣件。若新模具為初次使用,需核對模具型號與設備頻率(如15kHz、20kHz等)是否匹配,避免諧振頻率不符導致設備損壞。
3、環境與模具狀態檢查
清理工作臺面雜物,確保操作區域光線充足。檢查舊模具的磨損情況(如焊頭工作面是否凹陷、裂紋),并記錄模具使用時長,為后續維護提供數據支持。
二、舊模具拆卸流程
1、解除機械連接
使用扳手逆時針旋松模具固定螺栓(通常為M8或M10內六角螺栓),注意保留墊片和絕緣材料。部分設備需先拆卸換能器保護罩,再分離變幅桿與模具的連接螺紋。若螺紋銹蝕,可噴涂少量除銹劑靜置5分鐘后再操作,避免暴力拆卸導致螺紋滑牙。
2、電氣與信號線處理
對于集成傳感器的智能模具,需先斷開信號線插頭,并用絕緣膠帶包裹接口防塵。拆卸過程中需輕拿輕放,避免碰撞換能器的壓電陶瓷片。
3、清潔與檢查
拆卸后需用無紡布蘸酒精清潔變幅桿接觸面,檢查螺紋是否完好。若發現變幅桿端面有燒蝕或變形(常見于鋁合金材質),需同步更換變幅桿以確保諧振效果。
三、新模具安裝步驟
1、預安裝對位
將新模具水平放置在變幅桿接口上,手動預緊螺紋3-4圈,確保螺紋初始嚙合順暢。使用千分尺測量模具與變幅桿端面的平行度,偏差應≤0.02mm。對于大型模具(如汽車配件焊接模),需兩人配合調整水平。
2、扭矩控制緊固
按設備說明書要求分階段擰緊螺栓(例如先以10N·m預緊,再增至25N·m終緊)。過度擰緊會導致模具應力集中,引發早期開裂;不足則可能造成能量傳輸損耗。部分設備會標注彩色扭矩標記輔助判斷。
3、諧振頻率匹配
安裝完成后需啟動發生器自檢功能,觀察頻率顯示是否在標稱值±0.3kHz范圍內(如20kHz超聲波模具應在19.7-20.3kHz)。若超差,需通過模具微調螺絲或發生器自動追頻功能校準。
四、調試與測試驗證
1、空載測試
在無工件狀態下短按測試鍵(通常≤0.3秒),觀察振幅指示器是否穩定。異常振動或嘯叫聲可能表明模具安裝傾斜或內部裂紋。建議測試時從30%功率逐步提升至80%。
2、試焊工藝驗證
選擇代表性工件(如帶加強筋的塑料件)進行焊接,參數設置應參考模具廠商提供的工藝窗口圖。關鍵指標包括:焊接時間(通常50-200ms)、壓力(0.2-0.6MPa)、振幅(30-70μm)。測試后需進行撕裂試驗,合格標準為母材斷裂而非焊線脫離。
3、過程監控調整
連續生產10-20件后,需復測模具溫度(紅外測溫儀監測應≤65℃)。若溫度過高,可能需調整冷卻氣嘴角度或增加間歇時間。
五、操作注意事項
1、防混批管理
不同材質的超聲波模具(如鈦合金與鋁合金)應分區域存放,避免混用導致頻率漂移。建議建立模具壽命追蹤卡,記錄累計焊接次數和維修記錄。
2、定期維護要點
每5000次焊接后需檢查模具工作面粗糙度(Ra≤0.8μm),必要時使用超細砂紙(≥800目)手工拋光。長期停用時需涂抹防銹油并用真空袋密封。
3、異常處理預案
若焊接中出現工件移位或虛焊,首先檢查模具水平度;若發生器頻繁過載報警,需排查模具諧振點是否偏移。
通過上述標準化流程,可將換模時間控制在15-30分鐘內(視超聲波模具復雜度),較傳統經驗式操作效率提升40%以上。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智能擰緊工具和AR輔助安裝技術的發展,換模過程將進一步向數字化、可視化方向演進。